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近三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近三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时间:2022-09-28 11:11

 
  医药网5月6日讯 日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20年)》。分析2018年、2019年、2020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持续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实现县级全覆盖;使用单位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主要来源;经营企业是注册大户,其不良事件关注度有待提升;在已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第二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位居榜首,应警惕其使用风险;除医疗机构外,家庭为上报不良事件的主要场所,家庭用械安全需重视;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报告数量居高不下,需持续关注其使用风险。
 
  使用单位为不良事件报告主要来源
 
  根据报告,2019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为39.6万份,与2018年的40.7万份相比略有下降。随着我国医疗器械监测体系逐步完善,2020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增至53.6万份。与此同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县级覆盖率也从2018年的95.9%、2019年的96.7%,逐步增至2020年的100%。
 
  从数据来源看,使用单位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主要来源。连续3年,使用单位上报的不良事件报告数在全部报告中占比均在85%以上,具体为2018年占比87.88%,2019年占比90.27%,2020年占比85.03%。经营企业的占比则在10%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注册基层用户情况来看,经营企业注册数连续3年占据首位,占比保持在50%以上且逐年增加;但经营企业报告数量占比并不高。经营企业在关注医疗器械销量的同时,还应关注用户用械安全,及时跟踪不良事件并主动上报。虽然占比不高,但2020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提交的报告数达到了68902份,是2019年的2.3倍,在总报告中占比也同比增长5.32%。一定程度上表明经营企业提交不良事件报告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家庭用械安全风险上升明显
 
  由于医疗器械大多是在医疗机构使用,医疗机构发生的不良事件数量最高,3年中占比均在80%以上。同时,家庭用械风险不容忽视。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使用场所为“家庭”的报告占报告总数的7.84%;2019年、2020年这一占比分别为7.09%、11.96%。2020年使用场所为“家庭”的不良事件报告数为64109份,较2019年的28092份增加1倍以上。家庭用械不良事件发生数量的增加可能与家庭用械量增加直接相关。家庭用械安全应引起更多关注。
 
  第二类器械安全风险需持续关注
 
  我国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按医疗器械管理类别分析,不良事件报告涉及第二、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占比连续3年均超过75%(见图1)。相比第三类医疗器械,涉及第二类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报告数量近3年均为最多。具体来看,2018年涉及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64760份,占当年报告总数的40.48%;涉及第二类医疗器械的报告209043份,占比51.37%。2019年涉及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46172份,占当年报告总数的36.88%;涉及第二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68864份,占比42.61%。2020年涉及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78305份,占当年报告总数的33.26%;涉及第二类医疗器械的报告242457份,占比45.23%。
 
  第三类医疗器械风险较高、容易引起关注,第二类医疗器械使用风险易被忽视。但从数据来看,第二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占比更高,其使用风险也需要持续关注。
 
  注输、护理和防护类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就产品类别来看,2018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5位的无源医疗器械分别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一次性使用导尿管(包)、宫内节育器。报告数量排名前5位的有源医疗器械分别为病人监护仪、输液泵和注射泵、血液透析机、心电图机、电子血压针。
 
  在2019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中,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医疗器械类别为: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物理治疗器械,临床检验器械,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
 
  2020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数量排名前5位的医疗器械类别为: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物理治疗器械,临床检验器械,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同2019年保持一致。
 
  分析2019年、2020年排名前5位的医疗器械类别,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连续两年位于首位,不良事件报告占比均超40%(见图2)。这一方面说明此类医疗器械使用量大,另一方面表示其使用风险需持续关注。物理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占比增幅相对较大,为1.75%。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临床检验器械则出现小幅下降,说明临床、呼吸麻醉急救相关器械使用安全性有所提升。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耗材化趋势 本土内窥镜企业迎弯道超车机会

下一篇:5000亿医药巨无霸现身!国药集团家底好惊人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获取验证码
城市招聘
热门职位
推荐企业
最新资讯
公招信息
【汉寿中齿瑞口腔门诊有限公司】发布,招聘口腔医生、口腔医生、口腔医生农民工没合同没证据怎么讨要社保【浏阳市淮川金尚口腔门诊部】发布,招聘口腔医生、口腔医生、口腔医生【长沙市雨花区何辉口腔诊所】发布,招聘口腔医助、护士/护理、口腔医生被打导致旧病复发对方应该承担医疗费用吗【祁阳雅尔康口腔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招聘现场咨询顾问、口腔医助、护士/护理【长沙市开福区贺凯德恩口腔诊所】发布,招聘导医、前台文员、口腔医生参保人死亡一次性待遇有多少补偿【中方县中方博雅牙科店】发布,招聘口腔医生、口腔医生、口腔医生农民养金能补到15年吗【长沙市贝贝莱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招聘妇科/产科/生殖不给主播交社保怎么办【长沙市岳麓区笑含珠口腔门诊部】发布,招聘口腔医生、口腔医生、护士/护理【新邵德雅医院】发布,招聘中医科医生、护士/护理、中医科医生没有劳动合同自动离职仲裁吗【涟源惠民口腔牙科诊所(个体工商户)】发布,招聘口腔医生、护士/护理劳动仲裁经济赔偿金需要哪些证据【永兴县心家精神病医院(有限合伙)】发布,招聘行政院长、护士/护理、精神心理科劳动仲裁胜诉后对方要上诉吗找律师打劳动仲裁怎么收费的【永州老年病医院(普通合伙)】发布,招聘普通内科、人事行政专员、行政院长【湖南魏源康复医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招聘神经内科、普通内科、影像医学科【湖南臻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发布,招聘口腔医生、口腔医生、口腔咨询师/专家助理没签劳动合同劳动仲裁怎么赔偿如何申请网上劳动仲裁【南县盛雅医院】发布,招聘普通内科口头辞退员工劳动仲裁可以赔偿吗劳动仲裁撤销了还可以再申请吗【长沙雨花北合柏德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发布,招聘口腔医生、护士/护理、口腔医生【益阳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发布,招聘口腔医生、口腔医生、口腔医生
顺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首都医科大学2025年度非事业编制岗位招聘公告(第一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苏殿三课题组招聘启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欧阳红生课题组招聘启事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白瑞良教授团队诚聘医学影像或医学物理方向博士后​浙江大学医学院姜东课题组招聘启事(长期有效)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天津市南开区天航医院2025年度公开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公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含社会人员)公开招聘公告(第二批)首都医科大学2025年度事业编制岗位公开招聘公告(第一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5年第二批公开招聘公告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医疗保险工作部招聘公告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部分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公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医疗卫生专业人才招聘启事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编工作人员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5年国家优青(海外)招募公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杨帆课题组诚聘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和洪洁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2025年青海省省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系统第二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福州市中医院2025年自主招聘工作人员公告钦州市中医医院2025年第一批人才招聘公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杨爱明课题组合同制科研助理招聘启事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扬帆绿都·圆梦三明” 2025届医疗卫生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专项公开招聘的通告安徽省胸科医院2025年自主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2025年2月编外招聘工作人员公告云南省玉溪爱尔眼科医院2025年第二期招募2名就业见习岗位人员公告内蒙古奈曼旗人民医院2025年公开招聘44名合同制医务人员公告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坎门分院)2025年2月招聘1名工作人员公告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新安分院)2025年公开招聘4名编外人员的公告
展开
客服
小程序
公众号
工具箱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

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

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
登录/注册 密码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