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8月31日讯 带量采购的逻辑在于,没有技术壁垒的普通仿制药将逐步回归制造业利润水平,仿制药的“高毛利”时代宣告结束。此时,具备品种持续推出能力的仿制药企和高研发投入的创新药企会更容易找到生存空间。
仿制药微利时代,到来
近日,2020年全国药店周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年会、中国医药互联网经济年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表示:“国采”、“国谈”全覆盖已经成为事实,未来进入了仿制药巨头垄断的微利时代——集采中能报出低价的都是百强企业,小企业是没有话语权的;保基本真正得到实现,企业未来要么放弃市场,要么牺牲利润。
针对中成药、生物制品纳入国采的消息,林建宁提出猜想:未来,具有多个同类产品的,充分竞争的品种可能纳入集采;部分创新型、竞争不充分的、价格偏高的产品可能纳入国谈。
确实,近日业内最受关注的消息是第三批国采的开标,此次特别明显的特征是:国内药企价格血拼,原研药企纷纷退场。
以为价格跌至地板价,第三批集采品种的市场规模都会急剧萎缩,正如林建宁而言,企业要么放弃市场,要么牺牲利润——无非就是选择保市场份额还是保价格的问题。
对此,标点股份总裁兼米内网总经理张步泳对赛柏蓝表示:外企此次在第三批集采中全面退场,是因为其已经做了战略性的计算,认为自己的品牌有足够的信心,保持价格做零售市场——预计降价到5元,不如保持50元的价格, 给零售市场一些空间,甚至可以组建一些队伍,做一些对应消费者的项目,做患者的慢病管理,使有需要的患者可以不用去医院拿药。
以某原研药产品为例,一盒40-50元,一盒7片,一天就需要7-8元钱,如果产品降价至5元钱,那企业要考虑,过去销量是一亿盒,销售额就是50亿元,如果让其降价到5元/盒,企业能否卖到10亿盒——这很难,但企业能在不降价的情况下,卖到2000万盒,因为会有一些有经济基础的中产阶级,有高端的医疗需求。张步泳举例表示。
他坦言:通过之前两批三次的集采,外企已经知道了如何应对,但是要具体品种具体分析。
一分钱时代,市场竞争行为
为什么国内企业愿意降到二甲双胍的几分钱?因为很多企业原来是没有销量的,他们花了几百万做一致性评价,进了集采即使一分钱也会卖,保证了量,企业还是能获得利润。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胜利,也是惨胜,不少国内企业都报出了超过90%的降幅,很多品种进入了一分钱时代,这直接影响了生产、包装、配送乃至于营销的成本,在“一分钱”时代,需要药企有非常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已有一批药企作出裁员的策略调整。
实际上,医保带量采购使企业集约化经营,给调结构腾空间带来好处,企业也十分认可。张步泳解释,医保局的指导价格并不是一分钱,很多产品的指导价是2-3角;很多药厂降到1分钱,是市场竞争行为,企业自己决定的——毕竟报价价差达到1.8倍以上,价高企业会直接出局。
未来,会进入仿制药的微利时代,考察的是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业内更有观点认为,一些报价几分钱/片的企业,实际上是亏本生产,为什么企业亏本生产也要中标呢?
上述专业人士向赛柏蓝分析:这实际上是企业的中标策略,虽然这个产品亏本生产、不赚钱,但其还有太多赚钱的品种,比如二甲双胍亏本中标,但企业有生物类似药,有别的糖尿病的新药。不赚钱是为了拿下这个市场,甚至能独家中标垄断近30个省份。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进,我们确实会进入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企业头部效应,仿制药企业的利润率很薄,但量大了还是有一点利润额。
创新药企,更易生存
带量采购的逻辑在于,没有技术壁垒的普通仿制药将逐步回归制造业利润水平,仿制药的“高毛利”时代宣告结束。此时,具备品种持续推出能力的仿制药企和高研发投入的创新药企会更容易找到生存空间。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监管、市场的共同驱动之下,国内企业不断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进行升级探索。但仍然由于政策环境变化较快、研发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即使在创新药等领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高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
再加上竞争+医保,使很多品种的定价低于预期,使企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对此,张步泳评价:高水平重复永远比低水平重复要好。比如PD-1,现在共有6家企业上市,国产企业4家,外资企业2家,可能未来还有3-4家会上市,一共能容纳10-15家,因为这个市场可能会有1000亿,但后面的企业会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只拿到批件,不继续往下做了。
他举了个例子:“现在这个领域还是很饥饿,市场缺少,竞争还不够,因为现有的单抗产品还未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比如肺癌,现在发现了70多个靶点,有药的靶点大概10-20个,还有50多个没有药的靶点,这是精准医疗带来的进步,还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
如今仍有大量的临床需求尚未被满足,这也是各个创新药企未来的潜在利润增长点,但总的来说,带量采购会促进医药行业加大高端仿制药的开发和创新药领域的投入,加速产业升级。